丝路文学

丝路文学>唐骑的口碑崩了 > 第二八八章 河北儒林(第1页)

第二八八章 河北儒林(第1页)

天策大捷的消息传出,张迈的檄文传下,从幽蓟到河东,从河东到河北,从河北到洛阳,从洛阳到长安,无不哗然

西都,长安城内

这座大唐的首都,在李唐王朝灭亡后屡次改变名称,但对安西旧部来说,这座城市的名字永远只有一个长安!

自大唐中期以后,长安屡遭劫火,安史之乱就不说了,到了唐末,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,大肆拆毁长安的宫殿,民居,套取建筑用材运往东方,对长安来说这是一次毁灭性的变化,自此隋唐三百年所经营的首都变成一片断壁颓垣,百姓流离失所,昔日光耀半个世界的超级都市变得空荡荡如同鬼城,五代的继任者干脆进行改造,废弃了外郭和宫城,南闭朱雀门,东闭延禧门,西废安福门,在原来长安皇城的基础上改造成一座"新城"

改造后的长安面积不及原长安城的十五分之一,隋唐时代的恢弘气势荡然无存

如今刘知远就驻扎在长安城内,他为了防止天策对秦东的渗透,有意识地顺势而为,将将军政分离开来,丝绸商道放在渭北收取税赋,渭南重视军事,因此长安的坊市更见萧条,不再有国际行商的经过,只剩下能够为驻军提供生活所需的坐贾,城市的周边县乡,无数百姓或因战乱逃亡,或为谋生计而迁走,留下了大片空旷的土地,刘知远也不设法招徕百姓,反而将所有荒地开辟成屯田,作战部队的训练毫不放松.而辅兵民夫则受命耕种,实行半军事化管理,城中没有娱乐,城外没有庙会,使得鲁嘉陵要安插细作也难以下手,至于说书人变文僧之类的舆论影响手段也难以施展

这时的长安.像城堡多过像一座城市,非生产人口和非作战人口减少到了极限但也因为这个原因,使得长安光靠屯田就足以支应自身有余,而刘知远还不停向洛阳讨要各种军资,更别说秦东州县的上缴物资几乎都被他抽调一空,一年下来,作战物资越积越多,士卒强悍,部伍严密.长安西线没有天险,这座城市却被刘知远打造得固若金汤

天策六年的关中大战,刘知远是攻击方,郭威是防守方,但如今形势已经反转过来,郭威步步紧逼,而刘知远则步步设防,到了现在双方之间已经基本形成一条默认的界限.彼此不再轻越雷池一步,直到檄文的传来

檄文有两份.一份是从东方传入的抄本,另外一份是郭威派了一个使者直接送来

刘,郭对峙以来,郭威一直在争取这个老上司,希望他能改变立场,毕竟刘知远如果肯答应,对天策大唐来说那将是巨大的利好消息.但刘知远一直却都是礼貌地拒绝.但是这次的檄文,对刘知远来说触动太大了!

"契丹果然还是败了……"刘知远将檄文传下

长安虽然监控严密,但并非完全地与世隔绝,来自渭北的商业利润不停地流向城内,麾下部将或迟或早总能收到消息的.因此他干脆将檄文公开

静默的殿上,无人说话,个个肃立

"很好!"刘知远似乎对部将们能谨守本分感到满意,但是,他也没有与属下们商量的打算,在这种人心思变的时节,他要堵住所有不安定的念头:"郭威刚才又派人来了,说是檄文那一条‘以州路来归者,不吝裂土’,正是对我而言!哼!不吝裂土,我是不信的!张龙骧到现在都未称帝,杨易平漠北,克契丹,也未见他封赠王侯,当初沙州曹氏被迫归附,这么多年了,也未听说曹家得到过封地!我们投诚,怎么可能真的裂土?若真有其事,中原膏腴之地,我们肯定也不会有份!到时候给我们的,只会是边荒蛮外之地,就像被充到西域去的折家一样,或者是成为寄人篱下的降将,就像曹元忠一样这样的结果,我是不愿意的,你们愿意吗?"

不得不说,在长安就近观察秦西变化的刘知远,比其它边镇节度使更加了解天策政权的行事习性,张迈如果听到他这几句推断,肯定也要赞叹两声,殿前诸将听到了刘知远的决断后齐声道:"要将我们充军塞外,我等自然不愿!"……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本站网站:.kuaishuku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北岛来信  也许我是个饭桶  我绑定了女神改造系统  圣光使者的无限之旅  阴阳渡  戏精重生:本宫只想做咸鱼  春台既明  慈悲城  【快穿】惹火要烧身  夺王半步  囚婚:狼少枭宠少奶奶  咸鱼上了天榜第一  维度融合  我平平无奇一座城  穿成女主的白月光竹马后 完结+番外  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  我与夫君同掉马  超级合成系统  至尊无赖  迫嫁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