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路文学

丝路文学>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全文免费 > 第554章(第2页)

第554章(第2页)

事实上汴梁的识字率其实不算差,由于商业氛围浓厚,再加上从唐朝开始,印刷术就降低了识字的门槛,因此很多贩夫走卒都认字。

再加上朝廷开设的工厂都会成立扫盲班,为工人普及文化。

在这样的熏陶下,各种诗词遍地传唱,赵骏以鲁迅为化名抄词,甚至都跟不上新的诗词写作速度。

不仅一些后辈文人冒出头,甚至就连历史上从未听说过的词人都出现,写的诗词非常精彩。

上个月就有名水泥厂的工人写了首《菩萨蛮》,刊登在汴梁日报上,一时间震惊四座。

由此可见,也许历史上本来有些人具有写诗词的天赋,却因为家境贫寒读不起书,最终泯然众人。

如今这个盛世,衣食无忧,又有免费的读书机会,自然就有人乘风而起。

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出现。

不仅仅是数理化的科研人才,还有文学家、小说家、戏曲家、歌唱家等等。

时代造就英雄。

同样时代也会造就那些曾经平平无奇的普罗大众。

就好像很多戏曲、小说、唱曲等艺术形式,本就出自于民间一样。

马车车队自梁门出,西大街亭台楼阁无数,依旧是人山人海。

偶尔也有嘈杂的声音,市井当中免不了争吵乃至打架。

但很快就被开封府在街道处坐班的衙役制止逮捕。

现在汴梁城人口越来越多,城区面积越来越大,外来人口流入让治安压力剧增。

这几年也有黑恶势力冒头,却有迅速被摁下去。

赵骏向来都是对贪官污吏以及黑恶势力团伙不曾手软。

杂草每年都在打,平时看着润物细无声,实际上皇城司从未懈怠。

等出了外城,到了城外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
内城和外城由于还没有进行大规模拆迁,平房和木制楼房遍地都是,反倒是外城一栋栋大楼平地而起。

钢筋水泥铸造的五六层高楼随处可见,人来人往,多是底层百姓在其中穿梭。

谁能想到,内城和外城一副封建社会城区模样加极少量水泥楼区,跟外城接近后世七八十年代的房屋比较,却是内城和外城的土地更金贵,富人更多呢?

不过这种情况相信持续不了多久。

因为朝廷目前已经在启动内城和外城改造计划,即便内城和外城的土地昂贵,都还没开始房地产化,就已经让土地价格飙升。

唯一的好消息是随着城外扩张,内城和外城的土地价格升值速度也放缓。

所以等继续向城外扩张,让土地价格平缓或者下跌,那么朝廷就可以大面积收购土地,从而进行改造。    出了城门后,城外却是看不到什么工厂,只有一些手工作坊,大工厂和大工坊都被迁移至了东城外,城内现在极度商业化。

商品从城外运到城内来流通,不说各地商贾,城内甚至还有中亚的阿拉伯商人,就如同大唐时期的长安一样,外国面孔并不算少见。

“现在城外已是一片勃勃生机啊,那高楼大厦,让我想起了杜工部那句,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这些大厦,已是真正做到了风雨不动安如山,杜工部可瞑目矣。”

范仲淹看着汴梁的变化发出感慨。

赵骏听到他提起杜甫,说道:“其实我挺喜欢杜甫的,可惜啊,要是我早生几百年,出生在唐朝就好。”

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,讪笑一声道:“晚出生几百年也挺好,唐玄宗晚年昏聩,就算汉龙你再有大才,又怎么比得上今上如此耦俱无猜呢?”

“呵呵。”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高升  武魂城拍卖八蛛矛,比比东上瘾了  战略级幻想症  和离后,反派后娘福载天下!  不灭日月仙  火影:我带着满级号穿越了  反派们听到我心声后,全不淡定了  七零娇娇女把糙汉老公撩到吐血  虐文女主忙抓鬼  重生后她逆天改命当首富  玄学符妻算卦灵:猎户吃糠我吃肉  吞噬星空中之燃命  足球:拒绝国足,我入德国国家队  宋欢傅辰年  重回八零,怒甩渣夫二嫁糙汉厂长  星海坠人间  空间农女:我在古代囤粮养崽  陆总,太太才是那晚的白月光  我成了精神病院的大怪物  我的绝色女总裁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